首页

踩踏调教

时间:2025-05-28 11:43:39 作者:“开盒”污染网络生态,网暴之门该咋关闭? 浏览量:44307

  恶意搜集并公开他人姓名、照片、手机号码等信息,甚至煽动网民进行攻击谩骂

  “开盒”污染网络生态,网暴之门该咋关闭?

  阅读提示

  近期,多起“开盒”案件引发社会热议,隐私“裸奔”成为关注焦点。专家表示,“开盒”不仅给当事人带来很大伤害,也影响其他人的网络安全感,亟待多措并举斩断其背后的黑灰产,刹住网络戾气,关上网暴之门,为个人信息“上锁”。

  前不久,一名13岁未成年人在网上“开盒”一名孕妇的事件冲上热搜,让网络暴力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开盒”是一种新式网络暴力,即恶意搜集并公开他人姓名、照片、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社交账号等信息,甚至煽动网民进行攻击谩骂。在这种压力的笼罩下,不少“被开盒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有人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开盒”案件中,“被开盒者”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漏的?如何关闭网暴之门?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开盒”破坏网络空间秩序

  除了被身边人“开盒”之外,记者采访发现,还存在一些职业“开盒者”。去年,浙江杭州警方破获的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对100多名无辜的网络主播实施“开盒”,还对一些女主播进行恶意评论,甚至造谣和诽谤,从而给境外建立的聊天群聚集人气、提高流量。完成热度积累后,这些不法分子一边通过接广告获利,一边有偿为网友调查公民个人隐私。

  “开盒挂人”等行为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2023年11月,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中集中整治突出问题的第一条就是“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今年4月举行的全国网络举报工作会议要求,加大涉“开盒”挂人、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受理处置力度,积极营造清朗网络生态。

  “‘开盒’破坏了网络空间的秩序,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威胁。”北京盈善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清鑫向记者表示,因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开盒”涉及多种不同的罪名。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在“开盒”过程中有侮辱、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情节,还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

  在法律责任方面,张清鑫补充道,即使不是最初的“开盒”者,转发、评论或二次传播他人隐私信息的,也可能承担上述两方面的法律责任。此外,一些“开盒”事件中出现了未成年人的身影,若他们已年满16周岁,同样面临被追究刑事责任。

  隐私是如何泄露的?

  记者发现,无论是在各地公布的案件中,还是网络卖家的描述中,“开盒”的钥匙都指向海外社交媒体上的“社工库”。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攻防对抗研究所所长闫怀志向记者表示,“社工库”的全称为“社会工程学数据库”,‌是黑灰产从业者通过非法手段收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而搭建的数据库,如今已成为“开盒者”购买、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那么,个人信息又是如何被偷走的?闫怀志列举了几种典型且高频的场景:其一,黑客攻击网站和APP,窃取用户存储在这些平台上的隐私数据;其二,一些网站或APP的信息安全措施不完善,用户在注册时便可能遭遇信息泄露;其三,社交平台上存在“钓鱼”链接,而且极具欺骗性,一旦用户点击,个人信息便会瞬间被窃取;其四,不少公民缺乏防范意识,使用公共Wi-Fi进行银行转账、登录重要账号等操作,也容易导致信息泄露。

  “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日常生活高度数据化,隐私泄露的风险无处不在。”闫怀志表示,网购、快递、酒店、出行、保险、房屋交易等多个领域都需要存储和调用个人信息。更何况,还有上述行业的从业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所在机构持有的用户信息非法出售。

  斩断黑产链条,关上网暴之门

  受访专家表示,“开盒”不仅给当事人带来很大伤害,也影响其他人的网络安全感,亟待多措并举斩断其背后的黑灰产,刹住网络戾气,关上网暴之门,为个人信息“上锁”。

  “打击和遏制‘开盒’行为,需要各方形成合力。”闫怀志建议,有关部门可进一步明确“开盒”行为的法律界定与惩处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从而对潜在的“开盒者”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同时,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督管理,督促平台落实信息安全主体责任;社交平台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审核机制,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拦截与“开盒”有关的内容,实时监测并及时下架、模糊处理个人隐私信息,最大限度减少“开盒”带来的伤害。

  张清鑫建议,监管部门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优化举报渠道,在“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增设“人肉搜索/开盒”专项入口,建立隐私侵权投诉优先处理通道。

  一旦发现自己被“开盒”,普通网民该如何应对?张清鑫表示,为避免被勒索,最好不要私下联系“开盒者”,而是要对涉及个人隐私泄漏的页面(包括网址、发布时间、发布者ID)进行截图和录屏,然后向平台提交证据、要求删除信息,必要时还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从长远看,若想为个人信息筑牢“防火墙”,仅靠打击“开盒挂人”还不够。闫怀志认为,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等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校应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掌握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互联网企业应加大在信息安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提升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的发生。

  “在网络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在社交平台上过多透露个人信息,切勿点击和扫描来历不明的链接、二维码。设置密码时,应采用复杂且不易被破解的组合,并定期更换密码,以提高账号的安全性。”闫怀志说。

  本报记者 陈曦 秦亦姝 张小简

  《工人日报》(2025年05月28日 04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3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 比上年增长6%

济南11月28日电 (记者 沙见龙)初冬时节,山东德州庆云县迎宾路北侧的金书公园,层林尽染,阳光洒下斑驳光影为公园增添了几分温柔。阳光下,不少游人举起手机,记录冬日美景。草地上,孩子们嬉戏奔跑,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扎起帐篷,摆好野餐垫,尽情享受冬日暖阳。

武铁增开城际及大宗货物直达列车 降低物流成本

“100年前,黄埔军校在风雨飘摇中应运而生,肩负起了为国家培养优秀军事人才、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创办黄埔军校的初衷,便是建立革命的军队,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实现中国的统一。”在黄埔军校十九期学员史东升之外孙蔡冰看来,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就是要学习继承“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积极参与两岸交流合作,让两岸同胞在交流交往交融中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人形机器人:考验中国“硬科技”

一是缩短办证期限。公证法规定,除法定情形外,公证机构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但从实际办证情况看,一些公证事项(事务)的办证时间是有压缩空间的。我们梳理了各地公证事项办结期限情况,综合考虑人员力量、软硬件设施、办证需求等因素,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事务),制定了《公证办理提速清单(2024年版)》,将出具公证书的期限由15个工作日分别缩短至5个工作日或者10个工作日。其中,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的公证事项共24类81项,10个工作日内的共13类69项,分别占公证业务总项的36%和30%。同时,我们鼓励各地公证机构采取创新申请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业务协作、推进信息共享等措施,进一步压缩出具公证书的期限,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尽可能实现“当日出证”“当场出证”。二是拓展“一证一次办”。总结2017年以来“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经验,我们制定了《“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事务)清单(2024年版)》,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当事人只要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只跑一次公证机构即可办好公证。与“最多跑一次”工作相比,公证事项范围由9类22项扩充至31类84项。三是推进“一事一站办”。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办理,关联性强、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我们鼓励公证机构集中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通过与不动产中心互设办事窗口、互嵌功能模块、联通服务系统等方式,实现“公证+不动产登记”一站办好;通过“公证+领事认证”联办,实现涉外公证和领事认证“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公证法律服务。

杭州高塔竞速赛活力开赛 全民健身运动掀起“时尚风”

绍兴7月29日电(曹丹 姚聪 王婉)7月22日至28日,第二十五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浙江绍兴举行。来自中国各地2000余名中小学生以及信息素养领域专家教师齐聚一堂,在互动交流中感受科技魅力。

国际最新研究:北冰洋流出厚海冰增加 或缩短西北航道航运季节

王毅首先向拉克森转达中国领导人的亲切问候。王毅表示,中新建交以来,双方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彼此包容、聚焦合作、造福人民,开创了许多“第一”的纪录,推动中新关系一直走在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前列,成为双方值得珍惜和弘扬的宝贵财富。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成功访新和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视新西兰为理性、成熟的合作伙伴,中新关系具有战略性、长期性。我们愿同新方以庆祝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契机,发扬“争先”传统,跨越新的标杆,打造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升级版,构建和而不同的国家间关系,既造福两国人民,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